前面的兩篇文章分別講了,docker的基礎概念,設計思路以及docker的基本操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 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177695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184687 本文我們將介紹
之前的兩篇文章介紹了Docker的基礎概念,設計思路以及Docker的基本操作。如果你對這些內(nèi)容感興趣,可以查閱:
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177695
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184687
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自己的鏡像。
一、制作自己鏡像
Docker本身已經(jīng)提供了鏡像制作的能力。只需要通過編寫腳本文件來制作滿足業(yè)務需要的新鏡像。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的鏡像都是基于基礎的鏡像完成,而不是從零開始創(chuàng)造一個鏡像。這些基礎鏡像由各大廠商提供,比如上篇文章介紹的tomcat鏡像。
編寫的腳本文件有一個專屬名稱:Dockerfile。Dockerfile類似于shell腳本,是一個面向過程的文件腳本。其中常用的關鍵字包括FROM(選擇所繼承的基礎鏡像)、MAINTAINER(維護者)、WORKDIR(指定工作路徑)、COPY(復制命令)、ADD(添加命令)、ENV(配置容器的環(huán)境變量)、RUN(執(zhí)行命令)、VOLUME(掛載卷命令)、EXPOSE(聲明要暴露的端口號)、USER(鏡像中的用戶)等,CMD和ENTRYPOINT命令有所區(qū)別。制作一個簡單的Dockerfile可以體驗這些命令。
以前文介紹的tomcat鏡像為例,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可以直接訪問的tomcat服務。制作好Dockerfile后,使用命令docker build -t 鏡像名:tag .來制作鏡像。制作好鏡像后,直接啟動容器,就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
二、遷移鏡像
由于網(wǎng)絡或安全等考慮,我們常常需要遷移鏡像到其他機器。這個過程主要分為兩部分操作:將鏡像保存到磁盤文件中,然后將tar文件傳入到指定機器中,并重新載入到文件中。
鏡像保存到磁盤文件中的命令是#docker save -o 指定的文件路徑 鏡像名/鏡像Id。將tar文件傳入到指定機器中后,可以通過命令docker load -i 指定的文件路徑重新載入鏡像文件。重新導入的鏡像名稱和TAG為none,需要使用docker tag來重新更改為所需值。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