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南部一座村莊內(nèi),隱藏著一座碩大的墳丘,因墓主人身份撲朔迷離,當?shù)卮迕窈蛯<覍W者都稱其為“無名寶頂”。民間傳說、史料記載中的線索難以為古墓驗明正身,反而留下諸多懸念。文物專家推斷,如此體量的大寶頂,墓主人絕非普通富戶,很可能是一位明清時期的王公大臣,如能破解墓主人的身世,其文物價值將更加凸顯。
寶頂墳藏身菜園子 墓主人或為明清大臣
上萬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青龍湖鎮(zhèn)。貌似尋常的京郊村莊,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村內(nèi)現(xiàn)存多處古墓遺址。上萬村西北的聚居區(qū),建在北高南低的坡地上,在一座菜園子的角落,矗立著一座敦厚雄渾的饅頭形寶頂,寶頂北側(cè)為升高的土坡,南側(cè)緊鄰一座民房,東側(cè)是一堵院墻,西側(cè)對面的擋土墻上立一塊“泰山石敢當”牌子,疑為村民用來辟邪。
所謂寶頂,即陵墓地宮上面凸出的饅頭形墳包,是用白灰、沙土、黃土摻和成“三合土”,一層一層夯實,又用糯米湯澆筑而成,材質(zhì)如水泥般堅不可摧。歷經(jīng)歲月變遷,寶頂堅硬的表層已經(jīng)斑駁不平,裂縫中鉆出凌亂的雜草和荊條,但渾圓周正的輪廓尚且完整。寶頂?shù)撞,包有一圈弧面青磚,磨磚對縫做工細膩。三合土表面還分布著一些食指粗細的小洞,疑為盜墓人用鐵釬留下的探孔。
經(jīng)測量,寶頂通高約4米,底部直徑約6米。參照其碩大的體量,可想當年的墳院規(guī)模不會小。但現(xiàn)如今,其余建筑好似人間蒸發(fā),消失得無影無蹤,更無墓碑可尋。
初春時節(jié),寶頂旁邊的杏樹開花,園子主人王林壘起了田埂,種植各種蔬菜,園子里頓時生機盎然。大寶頂為何能遺存至今?王林認為,墳院其他建筑早年間被拆,磚頭還能再利用,這個三合土寶頂不僅難拆,拆了也沒什么可利用的,而且也不知動了他好是不好。最近幾年,經(jīng)常有政府工作人員來巡查,有鎮(zhèn)里的,也有區(qū)里的,都叮囑他們要保護好文物。
王林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曾在園子里挖出過棺材板、破碎的陶罐。在他兒時還聽說,有人鉆進過古墓地宮,看到了一口懸棺。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quán),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