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4年間,研究黑洞背后數(shù)學機制的物理學家們逐漸產(chǎn)生了一個奇特的想法,那就是黑洞可能擁有一個被稱作“火墻”的區(qū)域,它將摧毀任何試圖越過這一黑洞邊界的物體。不過,最近一篇名為《裸黑洞火墻》(Naked Black Hole Firewalls)的文章則從根本上對這一奇特觀點提出了質(zhì)疑。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佩吉是這篇最新文章的合作者之一,他表示:“在當今物理學領域,設想中的黑洞火墻是最為熱門的研究話題之一,我們希望我們的這篇文章將能夠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做出一些貢獻。”
相關(guān)研究人員還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陳匹欣,北歐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王元慶,日本京都大學的佐々木節(ji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的夏東韓等。
關(guān)于黑洞的一般圖景直接源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理論指出擁有質(zhì)量的物體會造成周邊時空的扭曲,當其質(zhì)量足夠大時,這種時空扭曲將達到極端程度,任何物質(zhì),甚至連光線都將無法從中逃脫。而由于沒有光線能夠逃離這樣強大的引力場,我們便無法看到這類天體的存在,也因此我們將其形象地稱作“黑洞”。
很快,黑洞便作為宇宙中最恐怖的終極吞噬者的形象滲入到了我們的社會潛意識當中。根據(jù)相關(guān)模型觀點,一個不幸的太空旅行者一旦進入黑洞事件視界范圍內(nèi)便將萬劫不復,他將在黑洞內(nèi)部被徹底摧毀。
盡管這一理論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黑洞進行描述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在上世紀1970年代,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一種嶄新的觀點,認為一部分粒子實際上可以借助粒子糾纏原理從黑洞內(nèi)部逃離,這一理論現(xiàn)在更為人所知的名稱是“霍金輻射”。自那以后,黑洞物理學的研究領域便開始涌現(xiàn)出一大批有趣的理論,要想對其進行完整描述,則需要牽涉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數(shù)學方法。
而在過去的差不多40年間,天文學家們還一直在爭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所謂的“黑洞信息悖論”,這是將量子力學相關(guān)原理引入黑洞物理學之后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佩吉表示:“起先,大部分研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科學家都認為這一由霍金最先提出的設想應該是合理的,簡單來說就是,隨著黑洞的形成和‘蒸發(fā)’消失,它所包含的信息也將隨之丟失。
而現(xiàn)在,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大部分科學家——如果不是全部的話,也包括霍金本人,都相信這些信息是不會丟失的。然而,我們現(xiàn)在仍然不甚清楚這些信息如果沒有丟失,那么它們是如何被保存下來的。”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quán),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