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nèi)資訊 > 馬云這是在公開支持造假么?
當然,不可否認,還存在一類假貨問題。即天貓里的代理商,既代理品牌,同時也出售假貨。這類假貨對消費者嚴重不公,消費者雖花了同樣多的錢,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品質(zhì),應該是嚴厲的打擊對象。
那么,消費者的這個呼吁更多地應該指向誰?
中國人在維權(quán)的時候,傾向于有錢人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是一種基于中國當下法治不完善的變通的處事方法。但是,淘寶本身是一個平臺。淘寶上的商家,都是獨立于阿里的法人,他們的行為與阿里并無法律上的義務關系,淘寶無法為其上面的所有活動擔責。
當然,雖然說假貨源頭不在淘寶,而在生產(chǎn)制造,但根據(jù)相關法律,淘寶在“明知應知”的范圍內(nèi),應該停止為售假的商家提供服務,并告知執(zhí)法部門,否則,就要承擔連帶責任。工商局等政府部門,也有權(quán)要求淘寶配合打假。
這里的明知應知,是指在現(xiàn)有條件下,應該知道、能夠知道的事實,而不是指應該努力去知道的事實。所以,“明知應知”的邊界,雖然是模糊的,但卻不能任意擴大,變?yōu)樾姓块T對企業(yè)的道德訴求,進而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zhuǎn)移給企業(yè)。
打假還涉及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很多時候,淘寶的魅力就來源于一些非正式渠道的產(chǎn)品,五花八門。比如OEM流出的一些非正式產(chǎn)品。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問題上,在中國,盜版雖然的確是個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正版并不是你愿意花錢就能買得到的。比如,最司空見慣的,PS游戲、Xbox游戲乃至電腦游戲。這個時候,淘寶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選擇。然而,這些商品都是監(jiān)管意義下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
當我們一味要求平臺承擔責任的時候,就會窒息自由。所以,電商的假貨問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淘寶打假勢在必行,但很多時候,也應“讓淘寶的歸淘寶,讓專賣店的歸專賣店”。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quán),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