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資訊 > 一個悲傷的事實:34%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替代

一個悲傷的事實:34%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替代

來源:互聯(lián)網 | 時間:2017-04-24 16:08:55 | 閱讀:175 |  標簽: 今日頭條   | 分享到:

人工智能和人類搶飯碗是近幾年人工智能界,乃至整個社會層面都在討論的問題。于是日本經濟新聞和英國金融時報在實施了共同研究調查以后,他們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全部820種職業(yè)、2,069項業(yè)務(工作)中,34%(710項工作)的比重可被機器人替代。

日本經濟新聞以組裝引擎的工廠勞工為例子,他們指出77項工作中,零件組裝、產品裝箱等75%工作可進行自動化;可說是白領象征的金融機構也正推動自動化,在事務職務部分,60項工作中、建立檔案等65%工作可自動化;部分眼科技師或食品加工等職業(yè),則是所有工作都可能用機器人替代。

不過人類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大半職業(yè)中仍將殘留機器人所無法替代的復雜性工作,能夠完全自動化(完全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yè)佔整體比重不到5%。

另一方面,需進行決策的工作以及需要想像力的工作則是機器人所難以勝任的領域。例如,CEO等經營干部所需從事的63項工作中,僅有制造業(yè)績成長表等22%工作能用機器人替代;演員、音樂家等藝術相關職業(yè)部分,65項工作中能自動化的比重僅17%。

據(jù)報導,就國家別情況來看,日本高達55%工作能被機器人替代,比重在主要國家中居冠,還高過中國(51%)、印度(52%)等勞力密集的國家;美國、歐洲的比重分別為46%、47%。

但是根據(jù)我對自動化產業(yè)的了解,這樣的算法其實并不是很正確。從機器開發(fā)到機器所涉及供應鏈的催化,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才能滿足。曾經有這么一個算法,每解決50人的自動化設備,其供應鏈和研發(fā)中心就會需要25人的研發(fā)團隊。也會有人用研發(fā)中心到車間的“距離”來形容這個崗位之間的換算。

還有就是機器本身。設備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反饋端,正所謂三分用七分養(yǎng),曾經跟三一重工的一位高管聊天時得知,在這些自動化設備的生產成本之中,維修占了90%。而這份維修工作并不是研發(fā)中心到車間的距離,所以又額外提供了多個崗位。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