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探索發(fā)現(xiàn) > 假如把海王星放在地球軌道上會如何?

假如把海王星放在地球軌道上會如何?

來源:互聯(lián)網 | 時間:2015-02-03 10:42:08 | 閱讀:180 |    | 分享到:


假如把海王星放在地球軌道上會如何?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稱,迷你海王星很可能會演變成為具有宜居性的類地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般來講,宇宙中的行星分為兩類,像地球一樣的巖石行星,以及像海王星的氣態(tài)行星。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氣態(tài)行星可以轉變成為巖石行星,甚至可以成為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如果這是真實的,將暗示著宜居行星形成理論可能需要改寫,生命在宇宙中孕育的概率遠大于科學家之前的預想。這項研究是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羅德里格-盧格(Rodrigo Luger)和研究副教授羅里-巴爾內斯(Rory Barnes)負責的。

他們聚焦研究叫做“迷你海王星”的一種特殊類型氣態(tài)行星,與其它氣態(tài)行星類似,但是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0倍。目前,天文學家期望未來在恒星宜居地帶發(fā)現(xiàn)一些類地行星或者超級地球行星,這項研究對于知曉行星是否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非常重要。

迷你海王星經常遠離主恒星,冰分子結合氫氣和氦氣,逐漸形成冰晶、巖石內核,該行星被巨大的氣態(tài)大氣層包裹著。盧格說:“起初迷你海王星是一個冰凍寒冷、不適宜生存的世界,但它并不是始終不變的。來自主恒星的潮汐力導致該行星向行星系統(tǒng)中心靠攏接近,在這一過程中,迷你海王星將進入主恒星的宜居地帶,這里接受較高水平的X射線和紫外線照射。接下來迷你海王星的氣態(tài)大氣層將快速損失,可能最終殘留一個沒有氫氣的巖石星球!

盧格指出,我將這樣的行星稱為“宜居蒸發(fā)內核”,像這樣的行星很可能表面蘊藏著大量水資源,因為其內核有豐富的水,一旦它進入宜居地帶,表面冰層將融化形成海洋,很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盧格和巴爾內斯強調,使這樣的行星能夠宜居生命還需要其它一些條件,其中一個是該行星大氣層需要具備全球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能力;另一個是適當?shù)臅r間周期,如果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氫氣和氦氣損耗過于緩慢,氣態(tài)大氣層將占據優(yōu)勢,巖石行星就不可能形成。如果該行星氫氣和氦氣損耗過快,將導致氣態(tài)大氣層逃逸,大氣層所有水分都消失至太空中。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