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超越人類智能,機器人仍有很長路的路要走。這因為人類非常擅長展望未來與制定計劃。同時質量非常重要(它使我們有別于其他動物),我們在機器人中真的無法對它們進行模擬。
據(jù)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Stuart Russell所說:“人類非常善于在不同的抽象層次上做決策,這是一種被稱為‘分層決策’的特性。”
計算機不能模擬分層決策也不能完成許多人類可完成的任務。人類可以展望未來、做計劃以及基于抽象觀點來做決策。想象一下去另一個城市開會。當你到達一個新城市,你不用思考你從機場到街上所走的每一步,而只需要根據(jù)指示牌走到機場出口。你不需要計劃你要打車的動作,當你腦海中閃現(xiàn)“我要打車”這一想法時,身體就自然而然地做出相應動作。
“人類通過存儲非常豐富的抽象、高級動作的方式來對此進行管理,”Russell在Quanta的訪談中說到,“這就是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未來是分散的,有許多細節(jié)非常接近我們現(xiàn)在的時間點,但是我們做出的大量決策都是非常抽象的,比如獲得博士學位、生孩子等。”換句話說,我們對未來的假設是基于我們過去對世界的理解。幸運的是,我們擁有一些快捷鍵。
人類如何看待未來
首先,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們幫助我們對事情和情況作出快速的決策。例如,當一個人在野外碰到一只熊的時候,會感到恐懼然后直接逃跑。但是人工智能沒有這些天生的情感來幫其做決策。一個機器人(除非被特別編程將熊識別為威脅)不會自動辨別大型動物會對其造成傷害。
第二,人類大腦運用智慧和對世界的現(xiàn)存經驗,能夠看出一個從來沒見過的事物是如何工作的。據(jù)NICTA(澳大利亞國家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院)計算機科學家Toby Walsh所說,這叫做“常識推理”。
例如,每一把椅子看起來都不一樣,它們有不同的椅背、不同的細節(jié)、可能是木頭、纖維或者塑料的,也會有不同的顏色。但是當我們這樣由四條腿支撐、有靠背的東西時,我們就知道它是椅子,可以坐。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