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資訊 > 清華博士揭秘:小龍蝦致病真相

清華博士揭秘:小龍蝦致病真相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時間:2016-06-06 14:32:54 | 閱讀:144 |  標簽: 清華大學   | 分享到:

吃小龍蝦會感染肺吸蟲病,真這么可怕嗎?

吸蟲對于我們來說可算得上是如雷貫耳,早先年因為防治血吸蟲而全民消滅釘螺的運動至今還可以在一些農村的磚墻上看到標語。肺吸蟲雖沒有血吸蟲那么大名氣,但也同樣是一種感染人數(shù)眾多的寄生蟲,而它寄生到人類體內的路徑也和血吸蟲也有點相仿,通過一些可以被作為食物的水生動物進行傳播。肺吸蟲,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喜好在人體肺部寄生的吸蟲,一旦感染,就容易引發(fā)咳嗽、胸悶等癥狀,所以在食用小龍蝦之后感覺有類似不適,就應當考慮就醫(yī)檢查了。

與哈夫病不同的是,肺吸蟲病雖然傳播范圍更廣,但卻完全是可以預防的。在傳統(tǒng)的十三香小龍蝦烹飪技法中,大火燒制20分鐘以上,其實足以殺滅所有的肺吸蟲卵。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會有小龍蝦致肺吸蟲的病例呢?

這倒是可以歸結成“黑心商販”問題了。為了能夠提高翻桌率,在這個主打小龍蝦的美食季,各家飯店都在精心調整燒制工藝,以求最快地將成品端到客人面前。所以如今在一些飯店點上一盤小龍蝦,也許幾分鐘就能開始享用——但背后的風險卻被忽視了。

其實,小龍蝦還不是導致肺吸蟲病最惡劣的元兇,畢竟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流行小龍蝦刺身這樣的做法,再快的做法也要確保煮熟了再吃。但其他一些甲殼類動物就不同的,比如有些地區(qū)流行的醉蝦或是醉蟹,直接生吃的方式也許更為糟糕。

在很多人看來,寄生蟲導致的疾病是貧窮落后的象征。然而近三十多年來的研究數(shù)據(jù)卻說明了一個問題,寄生蟲未必只是貧窮病,也可能是富貴病。

清華博士揭秘:小龍蝦致病真相
(圖片出自網(wǎng)絡)

早在21世紀初,衛(wèi)生部就進行過一次全國性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國內各類寄生蟲的發(fā)病率相較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來說,幾乎都有上升趨勢,有的甚至是成倍增長。比方說肺吸蟲近親之一的肝吸蟲,從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間,感染率上升了75%,而像弓形蟲這樣常見的寄生蟲,衛(wèi)生部估測感染總人數(shù)超過了一億人——從這個角度說,近60年來,我們國家寄生蟲感染的人數(shù)不減反增。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wǎng)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wǎng)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wǎng)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