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解釋:因為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他說,如果是小區(qū)經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給20萬;大區(qū)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800萬。海底撈至今十幾年的歷史,店長以上干部上百,從海底撈拿走嫁妝的,只有三個人。
文化才是魂。有人說,企業(yè)文化是洗腦,是宗教,甚至是傳銷。我說,沒錯,企業(yè)是要為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為社會作出貢獻,給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為員工帶來回報和機會的地方,所以企業(yè)不是政府,企業(yè)的首腦永遠不會民選,董事會或股東授權企業(yè)領導人管理公司,由他來帶領企業(yè)。洗腦,無可厚非。
扯遠了,說海底撈。
授權。
開題說海底撈的核心是授權,這是其企業(yè)文化的一大核心。
海底撈的授權到了什么程度?
海底撈的服務員,有權給任何一桌客人免單。對了,是服務員不是經理,是免單也不是免一兩個菜品。送菜、送東西之類的就更別提了。請查一下網上那些“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這個關鍵詞吧,段子太多了。
楊小麗是跟著張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撈的第一副總。當年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長就是楊小麗。有一天,張勇講述到,楊小麗給他打來電話,興奮的說:張哥,我們有車了。張勇問,什么車?楊小麗說,一輛小面包車,剛買的。張勇就傻了,一家剛剛異地開分店的小火鍋店,店長買了一輛車,竟然沒跟老板請示。張勇卻也完全沒怪罪她,后來,這也就成了海底撈的文化。
這種授權,如何不讓員工有主人感?
待遇。
待遇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餐飲行業(yè)大多包吃包住,但很多餐飲企業(yè)服務員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里的伙飯。海底撈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區(qū),雖然擠一點,但是檔次是高的。房間還有電腦,有wifi。海底撈的服務員不用自己洗衣服,有阿姨洗;吃飯也不在店里,是由阿姨做菜。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