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不止,辟謠不歇。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今天整理出了10月份朋友圈的十大謠言。一起來看看吧:
10、塑料袋裝食材致毒
謠言類別:科學常識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我們平時所用的塑料袋,很有可能也變成家庭中的健康殺手。直接用提菜回來的塑料袋包裹著蔬菜放進冰箱,將會導致‘慢性自殺’。因為五顏六色的彩色塑料袋屬于再生塑料袋,使塑料袋變得鮮艷的著色劑暗含著一種名叫苯并芘的物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早已將苯并芘歸在致癌物的第一組。在這塑料袋“艷麗”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毀滅你生命的“心”。增塑劑能夠從塑料袋的表面析出,而我們將通過接觸袋中的食材將其攝入到體內,對我們人體健康造成多種危害。
真相
只要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要求,在常溫下或冷藏溫度下使用食品包裝材料,其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從綠色、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我們提倡減少對塑料制品的使用是合理的,但從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及需求來說,塑料制品在提高食品的包裝質量,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方面的優(yōu)勢是其他包裝材料所無法替代的。
點評
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不少人已經中毒無數次了,然而還不是好好的。另外跟大家分享一個經驗:用保鮮膜比用塑料袋保存食物更衛(wèi)生。
9、火腿腸 酸奶=致癌物
謠言類別:科學常識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和酸奶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為在加工肉制品中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碰上酸奶時,會轉變?yōu)橐环N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在吃了加工肉制品前后1小時不宜飲用酸奶。
真相
亞硝胺是已知的強致癌物。但火腿酸奶同吃致癌一說,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講并不成立。因為,酸奶中的蛋白質含量連3%都不到,胺含量更低,而瘦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將近20%,胺類物質比酸奶中的要多多了。腌制肉制品中已經具備了合成致癌物的兩大原料,在腌制和儲藏過程中就能合成微量亞硝胺致癌物,所以它不需要“酸奶中的胺”來幫忙。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腌制肉制品的攝入量越高,癌癥的風險越高,這和是否喝酸奶沒關系。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