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探索發(fā)現(xiàn) > 手機成癮?試試這兩個辦法
研究證據(jù)
汽車可能對我們的身心產(chǎn)生十分有害的影響,可參考下列證據(jù):
證據(jù)1:科技干擾人際關系
BYU去年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即使是因為技術(shù)而短暫中斷交流——例如快速掃一眼短信,或者在對話時滑動屏幕——也可能對雙方的關系產(chǎn)生負面影響。
科技產(chǎn)品對人們生活的介入程度越高,生活滿意度越低、抑郁情緒越高、與科技相關的沖突也就越多。換句話說,科技對生活的干涉會對心理產(chǎn)生影響。
證據(jù)2:低頭族易患頸椎病
由于經(jīng)常使用鍵盤,很多人對RSI(重復性壓力損傷)都不陌生,但實際上,科技產(chǎn)品還會帶來一種新型損傷:如果你是低頭族,如果你經(jīng)常使用便攜電子設備,你的頸椎難免會感到酸痛,研究人員將此稱作“techneck”。
當你低頭看手機時,頸部支撐的重量會增加,每天重復數(shù)百次這樣的動作就會導致背部和頸部肌肉受損,嚴重的甚至需要接受手術(shù)。
不要忘記,我們埋頭沉迷于手機只有短短幾年而已。
證據(jù)3:手機成癮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名為PUMP Scale的指標,專門用于衡量手機對人們行為的負面影響。
PUMP是“Problematic Usage of MobilePhones”(有問題的手機使用行為)的縮寫。這項研究指出,濫用藥物成癮與過度使用手機之間存在著相似性——有問題的手機使用行為至今仍然未被視作一種疾病,但該領域的專家正在展開辯論。
解決方案
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我們眼中那些最有效率的人,有時恰恰是最容易因為科技而導致人際關系受到干擾的人,也是對智能手機依賴度最高的人。有時,人們會把效率與查看手機的頻率混為一談,但事實并非如此。
由于手機會塑造一種難以克服的習慣,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采取一些行動來削弱這種習慣回路的強度。以下就是對我本人最為適用的兩種方式:
1、削弱習慣回路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quán),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