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探索發(fā)現(xiàn) > 遠非完美:人類身體的十大設計缺陷

遠非完美:人類身體的十大設計缺陷

來源:互聯(lián)網 | 時間:2015-05-19 09:57:59 | 閱讀:143 |  標簽: 人類   | 分享到:

6.蜿蜒的動脈

問題:血液通過一條主動脈流進你的四肢,這條動脈從身體前側的二頭肌或髖屈肌處進入四肢。而為了給四肢后側的組織,比如三頭肌和后腿腱供血,這條主動脈分岔開去,迂回地繞過骨頭,并和神經捆綁在一起。這種繞彎的布線方式可能會造成一些很是煩人的差錯。比如說,在肘部,一條動脈分支與負責小指活動的尺骨神經就在皮膚下方交會。正因為如此,你上臂的骨頭,也就是肱骨或“麻骨”被打到的時候,你的手臂就會發(fā)麻。

解決方法:用一條新的動脈,從肩胛骨或臀部給四肢后側供血,華盛頓特區(qū)霍華德大學的解剖學助理教授瑞·迪奧戈(Rui Diogo)回答道;他的研究方向是靈長動物的肌肉演化。這根額外的血管能為肩膀到手背提供一條更直接的路徑,防止血管和神經離皮膚過近。

7.裝反了的視網膜

問題: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就像放反了的麥克風,紐約州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副教授納!惔模∟athan Lents)寫道。這一設計迫使光線必須穿過整個細胞,以及血液和組織,才能到達細胞后部的相當于接收器的部分。這一結構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從其支持組織上脫離——這也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還導致了細胞纖維——相當于麥克風電線——與視神經交匯處的盲點,讓大腦不得不自行填補這一空白。

解決方法:可以從章魚或者烏賊那里剽竊來——把視網膜反過來就行。

遠非完美:人類身體的十大設計缺陷

8.走錯路的神經

問題:喉返神經(RLN)對吞咽和說話起著重要作用。它將大腦的指令傳達給聲帶下方的咽喉。理論上說,這本該是個很快的過程。但在胎兒發(fā)育過程中,喉返神經與頸部的一小團組織摻在了一起,這些組織繼續(xù)向下,成為了心臟附近的血管。這一沉降使得喉返神經在回到喉部前要先繞主動脈轉一圈。喉返神經位于胸部,讓它在手術——或斗毆中十分脆弱。

解決方法:這個很簡單,魯斯特頓市東北俄亥俄醫(yī)藥學院的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教授瑞貝卡·熱爾曼(Rebecca Z. German)說說道。在胎兒還在子宮的時候,在把那堆討厭的血管組織降進胸腔之后再發(fā)育喉返神經。這樣,喉返神經就不會被它拖下去了。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