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十年,千呼萬喚始出來
自2005年暴雪首次披露電影計劃至今已有九年。在九年中,暴雪與傳奇影業(yè)為這部電影進行了精心籌備,其中雖然有不少反復與波折,但總體的來看,這一改編自全球最受歡迎在線游戲的魔幻大片必定能憑借“魔獸”這一超強IP的號召力在票房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
《魔獸世界》背景故事本身所擁有的厚度為電影的改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編劇與導演因此具備了足夠大的發(fā)揮空間,并且有機會使電影獲得媲美《指環(huán)王》三部曲與《霍比特人》的史詩品質。試想一下,如果題材改為《憤怒的小鳥》、《瑞奇與叮當》或者《植物大戰(zhàn)僵尸》,對于主創(chuàng)班底而言,那會是怎樣的一種酸爽?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同總結一下,關于《魔獸世界》電影我們必須了解的8件事:
十年磨一劍
暴雪的慢工出細活在游戲圈內人盡皆知,而在籌拍這部魔獸大電影這件事上,暴雪更是將這一特有的秉性發(fā)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2006年5月,暴雪首次公布了以魔獸劇情為藍本改編成電影的計劃,消息一出便在暴雪玩家尤其是魔獸粉絲中間引發(fā)了巨大的關注及熱議。然而此后的7年里,這件事卻遲遲沒有下文,直到2013年才在暴雪突然宣布鄧肯·瓊斯將出任本片導演時再度浮出水面。
導演很靠譜
鄧肯·瓊斯作為好萊塢年輕導演的代表憑借2009年的《月球》與2011年的《源代碼》兩部作品獲得了成功,兩部電影雖然具為科幻作品,但類型及風格卻截然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好看。鄧肯·瓊斯在這兩部作品里,不僅展現(xiàn)了他擺鏡頭搖把子的高超水準,同時還證明了他的筆桿子功力——兩部影片的劇本創(chuàng)作他都有參與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攝的魔獸電影,鄧肯也是編劇之一。
鄧肯·瓊斯加入該計劃是在2012年暴雪與此前確定的導演人選山姆·雷米不歡而散之后,山姆的成名作是1979年上映的恐怖電影《尸變》,與暴雪分手的原因是他嫌暴雪管得太寬又太細,認為這是影片遲遲未能開拍的主要原因,進而一怒之下宣布退出。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