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本月宣布將調查亞馬遜是否在電子書銷售領域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似乎標志著歐洲的反壟斷熱情達到了高潮。iPhone、谷歌和Facebook也都已經成為歐盟的調查對象,而亞馬遜如今至少成為了3起獨立調查的對象。
歐盟委員會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Vestager)堅稱,這一系列事件只是巧合,歐盟并沒有特意針對美國科技公司。她本月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說:“這只是表明美國有很多強勢企業(yè)對其他地方的數(shù)字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
但即便如此,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歐洲為什么沒有培育出足以讓科技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創(chuàng)新土壤?
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發(fā)問:美國監(jiān)管者會什么時候調查過歐洲科技公司?什么時候因為歐洲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發(fā)起過訴訟?答案是,從來沒有。
歐美差距拉大
“沒有多少歐洲科技公司在美國擁有值得一提的市場影響力!奔~約大學法學院反壟斷和知識產權訪問教授斯科特·亨普希爾(ScottHemphill)說,“所以他們沒有引發(fā)美國反壟斷監(jiān)管者的關注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下這組數(shù)據集中凸顯出這兩個大陸的科技市場的差異:在美國,市值前10的公司中有3家是過去半個世紀創(chuàng)立的科技企業(yè),分別是蘋果、微軟和谷歌。而在歐洲,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卻完全看不到這類企業(yè)的身影。
然而,如果說全世界有哪個地方的科技實力可以與美國抗衡,那必然非歐洲莫屬。歐盟擁有一流的高等學府和高素質的勞動力,還擁有大量家境富裕、技術高超的消費者,以及大批投資機構。
歐洲曾經誕生過很多改變世界的發(fā)明,包括印刷機、顯微鏡和望遠鏡上使用的光學透鏡以及蒸汽機。
但最近有何建樹?寥寥無幾!作為視頻游戲《糖果粉碎傳奇》的開發(fā)商,King DigitalEntertainment十年前創(chuàng)立于瑞典,那里已然成為視頻游戲創(chuàng)業(yè)的熱土。德國人卡爾海因茨·勃蘭登伯格(KarlheinzBrandenburg)被譽為“MP3格式之父”,而網絡電話服務Skype也是由2位北歐人和3位愛沙尼亞人共同創(chuàng)辦的。不過,真正令MP3播放器走紅的卻是蘋果iPod,Skype也在2005年被eBay收購,如今則成為微軟帝國的一員。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