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如果我們能夠不再執(zhí)念于這種超驗的、非物質(zhì)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夠承認自己只是物質(zhì),那就賦予了自己一種新的特殊性——一種版本不同的“活力論”——我們是特殊的物質(zhì)。生活這個行星上的人總是抱怨生離死別之苦,卻很少思考活著本身有多么不可思議。宇宙中不計其數(shù)的原子和分子,出于某種原因,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成為了生命。我們是十億分之一的十億分之一。我們是沙漠中的一粒沙。
怎樣的排列方式才能被稱為“生命”?生命能用細胞膜把有機體包裹起來,把自己與外部世界隔離。能夠在有機體內(nèi)把物質(zhì)組織起來進行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能夠從外部世界汲取能量。能夠?qū)ν獠渴澜绲拇碳ぷ鞒龇磻。能夠使有機體保持穩(wěn)定。能夠生長。能夠繁殖。我們?nèi)祟,無疑擁有這些特點,甚至可能有更多。百億個神經(jīng)細胞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形成了精致的通訊網(wǎng)絡和反饋回路。我們由此擁有了知覺和自我意識。
兩個流浪漢在塞繆爾·貝克特那部既無明確時間又無明確地點的極簡主義戲劇《等待戈多》中,沒完沒了等待神秘人物“戈多”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了人們試圖了解存在的意義,但又難以如愿的無奈。
愛斯特拉岡:咱們昨天干什么啦?
弗拉季米爾:咱們昨天干什么啦?
愛斯特拉岡:對啊。
弗拉季米爾:怎么……(忿怒地)只要有你在,就什么也無法確定。
有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但如果我們能夠跳出習慣性思維,如果我們對這個宇宙的看法能夠有所超越,我們就會獲得新的認識。我們不僅是一種生命物質(zhì),更是一種有意識的物質(zhì)。擁有如此特殊地位的我們,有幸成了宇宙的“觀察者”。我們獨特的自我意識也作用在了周圍的環(huán)境身上。我們能夠觀察,能夠記錄。我們是宇宙為自己作出注解的唯一方式。這是其它沙子無法做到的。
當然,宇宙并不需要為自己作出注解。沒有生命物質(zhì)的宇宙仍然能夠無意識地遵循能量守恒、因果關(guān)系和其它物理定律順暢運轉(zhuǎn)。宇宙根本不需要意識,也不需要任何生命物質(zhì)。最近幾年流行的“多元宇宙”假說認為,大量宇宙是沒有生命存在的。但在作家眼中,一個沒有注解的宇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一掛瀑布、一座高山美在何處?美麗的概念,以致于所有價值和含義,都需要觀察者的存在。沒有能夠?qū)λM行觀察的意識,瀑布只是瀑布,高山只是高山。因為我們是有意識的物質(zhì),是一種稀有的物質(zhì),有審視、記錄和表達的能力,這個宇宙中的一切,才得以在我們眼中展現(xiàn)其魅力。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quán),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