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資訊 > 阿里巴巴的京東焦慮癥什么時候才能好?

阿里巴巴的京東焦慮癥什么時候才能好?

來源:Huxiu | 時間:2015-10-29 15:12:38 | 閱讀:108 |  標簽: 阿里巴巴 京東   | 分享到:

阿里巴巴的京東焦慮癥什么時候才能好?

圍繞這次財報的報道,呈現(xiàn)出的是阿里巴巴的京東焦慮癥總爆發(fā)。未來幾個季度,傳說中的阿里強大戰(zhàn)斗力將接受檢驗,而京東也將面臨上市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

在阿里巴巴10月27日發(fā)布截至9月的新一季度財報后,中國媒體對該新聞的報道角度所暗示的信息,甚至超過了財務數(shù)字本身。關于財報本身,尹生昨天已經在《好財報或許正是賣掉阿里股票的好時機》中進行了分析,本文將集中對媒體的報道進行解讀。

盡管各家媒體的報道角度不盡相同,但基本都可以概括為一個主題——阿里巴巴的京東焦慮癥終于總爆發(fā)。下面是幾個代表性的觀點。

觀點1:天貓一個季度交易額的增加額就相當于京東全部的交易額

解讀:阿里巴巴顯然也意識到“惡評不斷”的淘寶讓京東鉆了空子,轉而寄希望于通過天貓來消解京東的品質購物印象和習慣。如果它真能利用國際化的先發(fā)優(yōu)勢,吸引到足夠的海外精品來天貓開店,毫無疑問會對京東的高端用戶形成吸引力。但問題是它必須解決物流外包帶來的體驗差距,以及在用戶的無抱怨騷擾方面有突破。

關于交易額的比較,可以這樣解讀:就整體交易額而言,京東侵蝕阿里的份額是不爭的事實——阿里這個季度整體零售業(yè)務的交易額增長為28%,甚至可能低于同期整體市場的增長,而同期京東的增長至少是其兩倍以上,這意味著京東從新增市場中獲得了更多份額。但京東交易額的增長可能只比天貓稍快。

觀點2:阿里電商人均產值1.426億元,是京東的105倍

解讀:這種比較不太合理,畢竟京東8萬多名員工中,一多半都是物流配送人員。多出來的這部分人,讓京東變得比阿里重得多,但也正是這點讓它在輕資產模式、賺容易賺的錢的阿里地盤上,建造出自己的營地。最終的比拼,是物流外包和自營模式下的整體投入產出比,包括每單的成本、速度和交付時的用戶滿意度。

觀點3:天貓的高速增長證明了阿里北京戰(zhàn)略的成功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同類最新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