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呼爾而與之:意思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人吃.爾:語氣助詞.《禮記·檀弓》記載,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而來,黔敖吆喝著讓他吃粥.他說,我就是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這人始終拒絕侮辱性的施舍,后來餓死了.呼:吆喝、輕蔑地,對人不尊重.而,連詞表修飾.
20.蹴(cù):用腳踢. 與:給.
21.不屑:因為輕視而不肯接受,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屑,認為值得,常與“不”連用.
2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如果不辨別它是否合乎禮與義就接受高官厚祿.萬鐘,這里指高官厚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六斛四斗為一鐘.則,連詞,這里表假設.“辯”通“辨”,辨別.
23. 何加:有什么益處.加:好處.
24.為:為了.下文“鄉(xiāng)為”“今為”的“為”都念“wèī(四聲)”.
25.奉:侍奉.
26. 所識窮乏者得與: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嗎?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與,通‘歟’,語氣助詞,相當于嗎.
27.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鄉(xiāng)通“向”(舊寫作“向”),原先,從前,先前.
28.今為宮室之美為之:今,現在.為,為了. 為(第二個),接受.
29. 已:停止,放棄.
30. 本心:天性,天良.本來的思想,即指“義”.
一詞多義
1.而
呼爾而與之.連接兩個動作,承接連詞(或表修飾)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轉折連詞,卻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萬鐘于我何加焉, 對
3.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這種
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擁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德”,感激
故不為茍得也 取得
5.為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第一個“為”:為了,表目的.第二個“為”:接受.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