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云盤業(yè)務來講,開始出現危機的時候,恰恰就是空間大戰(zhàn)開始?臻g大戰(zhàn)之后,我觀察了一段時間數據,發(fā)現用戶的確增加了,而且是翻倍的增加,但同時另外一個數據也在增長,就是用戶存儲空間的使用量也在增加,驚人的是存儲使用量是空間大戰(zhàn)前的10倍。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相當于用戶漲了一倍,使用量漲了10倍,那么就是每個用戶成本增加了5倍。對于一個重資源消耗的業(yè)務,原本就沒有盈收能力的情況下,成本增加5倍的確是致命的。
這樣的成本增加,雖然與空間大戰(zhàn)有關,但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這個直接原因是在空間大戰(zhàn)之后,對文件上傳下載的限制一步步放寬。當時用戶對單文件的限制反饋很多,團隊內部沒有頂住這個壓力,于是便開放了支持更大的單文件上傳等一些舉措。也是這些政策的開放,導致了云盤的成本直線上升。
關于云盤商業(yè)模式和成本的問題,其實從立項開始就是未停止過的話題,云盤是重資源型的產品,需要大量的服務器資源、硬盤及帶寬等基礎資源,成本消耗巨大。只不過在當時的互聯網環(huán)境下,以及360免費商業(yè)模式的光環(huán)下,這一切都顯得似乎是杞人憂天。如果復盤來看,就是當時對形勢預估過于樂觀,忽視了成本對項目生存影響的隱患。
2012年的冬天是云盤最關鍵的抉擇
在2012年底的時候,我其實極力主張過云盤要轉型,可惜當時失敗了,不然云盤的命運可能有所不同。
那一次開會的主題,就是云盤應該放棄現有的文件式存儲服務,而改變方向做場景化的應用類服務。產品做成了什么樣子,用戶就會在你的暗示中走下去,可怕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暗示是什么。云盤就是個文件存儲的收納盒,你可以存照片、視頻、音樂、文檔,丟進去存起來就好,這一定不會更頻繁的使用。而每一種類型的文件,都有特定的場景和人群,每一個方向都存在無限的想象空間。我當時拿照片服務做了一個長達1小時的介紹,闡述了用戶人群,產品形態(tài),切入點,及盈利模式。期望用這樣的產品形態(tài)來實現用戶向高頻應用服務的轉型,減少成本消耗和利用增值服務來實現營收。比較可惜的是,這個方案并沒有推進下去。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