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費者有跟曹女士類似的經(jīng)歷。雖然新消保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將個人信息保護確認下來,是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組報告顯示,各地普遍反映新消保法規(guī)定的經(jīng)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制度過于原則,執(zhí)法主體不明確,消費者個人信息被違法收集使用的勢頭還在蔓延。
適用懲罰性賠償比較困難
新消保法面臨“落地難”的內容并不止以上這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組的報告還提到,法律規(guī)定的耐用商品和裝飾裝修服務出現(xiàn)瑕疵由經(jīng)營者承擔舉證責任的制度效果不佳。經(jīng)營者承擔舉證責任范圍窄,舉證責任時間短,許多經(jīng)營者以自己的售后服務部門出具檢測報告舉證或以企業(yè)標準舉證,缺乏公信力。此外,雖然法律規(guī)定了懲罰性賠償制度,但實踐中出于種種原因,適用懲罰性賠償比較困難。
報告中建議,國務院在2016年底前出臺消保法的實施條例,對法律確定的遠程購物無理由退貨、經(jīng)營者承擔舉證責任等重要制度進行細化補充,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關新聞
2010年以來行政機關敗訴5.9萬件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代表最高法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0年以來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情況時說,人民法院堅持嚴格司法,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各級人民法院共判決行政機關敗訴5.9萬件,敗訴率為9.1%。同時,他說,各級人民法院領導特別是“一把手”,要切實轉變“重民刑、輕行政”的錯誤觀念,努力解決影響行政審判質效的深層次問題。
周強說,“行政審判理念有待進一步轉變。有的法院將服務大局簡單理解為維護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輕視行政相對人的權利保護;有的將是否得到某些地方領導的首肯作為評價案件社會效果的標準,并以所謂‘社會效果’否定法律效果,不能堅守法治底線等等!
最高檢建議增設強制社會勞動
昨天,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檢察機關開展刑罰執(zhí)行監(jiān)督工作情況時表示,建議完善刑罰種類,增設強制社會勞動等刑罰方式。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