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路過東京銀座的鈴木大樓時,可能會瞥見一家亮著橘色燈光的小門店,落地的玻璃窗內只有一個穿著白裙的女孩子,手捧著一本書,低頭認真閱讀。
于是你以為這是一家書店,抱著隨便逛逛的心態(tài),走進了這家店。結果你發(fā)現,這個店實在是小,大概只有幾平米。沒有書架,也沒有書,唯一的家具是一張年代感十足的桌子,正是這家店的收銀臺。
除此之外,墻上倒是掛了幾幅畫,還有一些Mayumi Kogoma(日本女歌手)的作品。
你感到疑惑,門臉上明明寫著“森岡書店”,可是什么都沒有。而在寸土寸金的銀座,即使再小的店面,也不敢這樣“浪費”自己的空間。
其實,這真的是一家書店,老板是一個叫森岡督行的年輕人,這是他開的第二家書店——“一室一冊·森岡書店”,意思是“一間房,一本書”。
這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小的書店,也必然是世界上藏書量最少的書店。森岡書店每周只賣一本書,在這里,讀者沒有挑選的余地,他們只能買或不買,但通常情況下,踏入書店的人,走的時候都會帶走這本書。
這不是一個噱頭,而是森岡督行在電子書盛行、網絡購書成為主流、實體書店紛紛倒閉的當下,為讀者做出的新選擇。
森岡督行和他的團隊每周精心挑選出一本好書在店內售賣,再根據這本書構建一個相關主題,策劃一系列與這本書有關的展覽、活動、對話。而這些體驗,是讀者無法在網絡上獲取的。
但這個想法在剛提出的時候,并不被人看好。
大學畢業(yè)那會,在身邊的同學都忙著投簡歷,準備進軍大公司的時候,森岡督行卻應聘成為一家舊書店的店員,一做就是8年。這與他的舊物情懷不無關系,他感興趣所有的舊書、舊郵票、舊建筑。
8年后,森岡督行有了自己開一家書店的想法,他用所有積蓄盤下了一家古董店,打算開一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書店——森岡書店。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