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大概只有50平米,剛開始的藏書只200余冊,森岡督行一直在用心經營自己的書店,藏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讀者卻越來越少。和許多實體書店一樣,森岡書店也漸漸走入了大面積鋪貨卻無人買單的死胡同,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為了生存下去,森岡督行開始尋找出路。做了這么多年的書店老板,他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很多人進書店并沒有抱著明確的目的,他們不過是來挑挑撿撿,遇到一本好書也是一件需要碰運氣的事。很多時候,他們總是會在幾本書之間糾結,就好像買菜一樣,牛肉看起來新鮮一點,但我好像更想吃豬肉。糾結了半天,終于把豬肉買回家,才發(fā)現(xiàn),這塊豬肉竟然是注了水的。
森岡督行想做一件事,挑選新鮮的牛肉,剔除掉注水的豬肉,幫助讀者做出選擇。因為他明白:收藏一件精品比收藏一麻袋垃圾要有價值得多。
于是他提出了一周只賣一本書的想法,卻遭到了周圍朋友的嘲諷,“你看超市里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生意好得不得了,就是因為超市里面東西多,人們總是喜歡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你的書店里面只有一本書,那你就死定了!
只賣一本書的想法,對于一家書店來說史無前例
森岡督行不為所動,他在銀座租下了這個店面,并組建了一支“搜索”團隊,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分析用戶的社交數(shù)據(jù)上。他們每天看大量的書,然后找出版社的出版信息,書店的銷售信息,用戶的讀書興趣等等,羅列出用戶可能最感興趣的書籍和他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書籍。
直到今天,這份書單還在不停地刷新。信息的對稱,讓讀者很容易就在森岡書店里買到自己喜歡的書。
現(xiàn)在,森岡的讀者越來越多,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僅開業(yè)半年,書店就已經開始盈利。
許多出版商都找上門來,請森岡書店推薦他們的新書;許多作家也希望來參加他組織的講座等活動,以便推薦自己的新書;甚至還有一些公司的領導一下子買下幾百本森岡的書分發(fā)給自己的員工。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