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所以把歐洲總部設在德國,原因就在于德國地處歐洲中心,已經成為國內企業(yè)拓展歐洲業(yè)務的戰(zhàn)略支點,它擁有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網絡,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國內企業(yè)投資和業(yè)務布局。目前,中國在德投資金額累計80億美元;以2014年度為例,中國已經成為在德國項目投資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在德國已超過2600家中資企業(yè)。
歐洲有一個“小華為”?
與華為、中興等在歐洲市場沉淀多年的老牌廠商相比,斐訊(Phicomm)是一個有些陌生的名字,在國內的品牌認知度度偏弱。但這家公司在三年前,就已把自主品牌打入了德國市場。這家2009年成立于上海的通訊企業(yè)擁有六年歷史,發(fā)展速度很快,該公司人士告訴記者,2014年公司年銷售額已經達到100億人民幣,如今,其產品線已經覆蓋企業(yè)服務、移動終端、SOHO、信息通信和云計算五大領域。
記者通過一位通訊行業(yè)資深人士了解到,業(yè)內把斐訊稱之為“小華為”,在歐洲市場具備黑馬潛質。
與國內大多手機廠商不同,斐訊在入局手機終端時首先選擇了歐洲作為突破點。2012年7月,斐訊便在德國慕尼黑成立歐洲分公司。
現在,斐訊歐洲是全球電子產品最大代銷商Ingram的簽約供應商,并且是繼華為、中興之后,與全球第二大家電零售巨頭Media Markt簽約的國內廠商。后者是成立于1979年的零售連鎖品牌,在德國擁有161家門店,26000名員工,全部門店的銷量占據德國智能手機總量的50%以上。
斐訊通過深耕海外市場三年,已經在歐洲出貨量最多的渠道市場找到了一席之地。
(記者注:Media Markt店內,可以看到華為、中興、斐訊等品牌正在售賣的手機)
斐訊歐洲公司總經理林杰告訴記者,“之所以把歐洲作為主要市場,原因在于一方面避開國內手機市場的紅海大戰(zhàn),另一方面德國作為歐洲的中心,對技術標準、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的認知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品牌影響力一旦打響,業(yè)務便可直接輻射整個歐洲,甚至中東、非洲等地區(qū)”。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