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提升,人類基因改造已成現(xiàn)實,隨之而來的道德倫理爭議也愈加激烈。人類基因應當被允許進行改造嗎?這項技術有著怎樣的未來和風險呢?12月1日-3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y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聯(lián)合組織召集的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e Editing)在華盛頓拉開帷幕。
全球頂尖的基因領域研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飛速發(fā)展的基因編輯技術所帶來的基礎研究變革、潛在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政府管控以及法律問題等。
這場大會吸引了20多個國家的專家代表,人類在基因改造上應該走多遠?峰會主持人加州理工大學病毒學家戴維·巴蒂摩爾(David Baltimore)在會上說:“我們已經(jīng)無限接近于改變?nèi)祟愡z傳基因,有太多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得給這個世界把控下溫度!
加州理工大學病毒學家戴維·巴蒂摩爾(David Baltimore)在會上發(fā)言。
什么是CRISPR-Cas9?
近幾十年來,隨著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不斷成熟,科學家們在各種細菌和古細菌(archaea)中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很多成簇的、規(guī)律間隔的短回文重復序列(CRISPR序列)以及和CRISPR序列相關基因(Cas)。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CRISPR序列與很多病毒或者質粒的DNA序列互補,很多CRISPR-Cas系統(tǒng)需要多種蛋白的參與,但只要一種細菌編碼的內(nèi)切酶Cas9可以利用向導RNA(核糖核酸)分子對特定的DNA片段進行定向切割,這種基因組編輯技術就被稱為CRISPR-Cas9。
CRISPR-Cas9能夠對基因組進行特異性定點改造,對細胞乃至整個生物體進行基因組改造。目前科學家已經(jīng)利用這種技術對細菌、人體細胞以及斑馬魚進行過成功的遺傳學改造工作。
根據(jù)《自然》雜志介紹,今年1月,巴蒂摩爾曾和一群科學家討論過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應用可能性。一些科學家持反對意見,認為任何針對生殖細胞的改造都是充滿風險的,因為這種變化可以遺傳給后代。今年4月,中國中山大學科學家宣布將通過CRISPR-Cas9技術修飾人類三原核受精卵(不能正常發(fā)育的受精卵),盡管中山大學已經(jīng)表示不會孕育出嬰兒胚胎,但還是引發(fā)了軒然大波。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