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教程 > 教程 > 驚險:神舟一號曾面臨失控,最后10秒搶救成功

驚險:神舟一號曾面臨失控,最后10秒搶救成功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時間:2016-04-15 11:27:07 | 閱讀:63 |  標簽: 神舟   | 分享到:

當時有人用“三無”來形容這個剛剛成立的中心:沒有一臺現(xiàn)成用于載人航天任務的設備,沒有一行可用的軟件代碼,沒有一本完整的飛控方案。

更緊迫的是缺人,幾個老同志帶著剛剛招聘的大學生,“大學生腦子里跟白紙一樣,連飛船長什么樣都不知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會不會因為北京飛控中心建設的速度而推遲?”一些領導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雖然時間非常緊迫,但是有效利用時間的主動權卻掌握在我們手里!边@批飛行控制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者每天活躍在飛控大廳、食堂、宿舍的三點一線之間,眼睛熬得通紅。

“有時兩三個月出去一次,忽然發(fā)現(xiàn)航天城外面多出來一條馬路,一問才知道是新修的。人家肯定會想,你是火星來的吧?”李劍笑著自嘲。

驚險:神舟一號曾面臨失控,最后10秒搶救成功

▲神舟一號飛船發(fā)射資料圖

回過頭看,李劍認為“神舟一號”發(fā)射前的3年對他們來說是一段艱難的歲月。人員缺乏經(jīng)驗,軟件平臺尚未建成,大量工程問題暴露出來,一切都在摸索之中。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群開拓者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儀器設備和蛛絲般粗細不同的電纜、插頭間,在一次次試驗摸索中,研制出了第一代一體化航天飛行控制平臺,用以支持多種型號任務、多目標測控的需要。

漸漸地,這群青澀的大學生發(fā)現(xiàn),與那些在其他單位當學生、做助手的同學相比,他們大多處在各自領域的關鍵崗位上,甚至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如期在酒泉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指揮大廳里的人們沉浸在一片興奮之中,他們互相擁抱,用力鼓掌,有人還激動得流下眼淚。此時,這個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年輕群體平均年齡只有28歲。

驚險:神舟一號曾面臨失控,最后10秒搶救成功

▲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李劍。

時刻準備化解危機的日子有一種迷人的魅力

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巡天遨游21小時23分鐘,并在飛船上向世界發(fā)出來自中國的問候。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wǎng)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wǎng)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wǎng)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