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資訊 > 劉強東:初創(chuàng)公司的無知,違背了經濟常識

劉強東:初創(chuàng)公司的無知,違背了經濟常識

來源:互聯網焦點 | 時間:2016-01-08 09:13:54 | 閱讀:70 |  標簽: 互聯網焦點   | 分享到:


任何一個人的資源、能力是有一個極限的,每一家公司都有發(fā)展瓶頸的時候,團隊很重要。


用戶體驗


不管做產品還是做服務,做硬件還是做軟件,是在互聯網還是傳統(tǒng)行業(yè),最核心比拼的是你的用戶體驗。


經濟發(fā)展了幾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過程中都是因為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IBM就是如此,轉型成功是IBM找到了大企業(yè)有一個軟件和服務巨大需求,它的用戶體驗會做得更好,所以成功了。


微軟也是如此,蘋果公司更是如此。


成本


劉強東:初創(chuàng)公司的無知,違背了經濟常識

任何一種商業(yè)模式,如果不能夠把這個行業(yè)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問題的。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來,全球不僅僅是互聯網,就拿傳統(tǒng)的行業(yè)比如航空公司來說,十幾年來,航空公司幾乎在任何國家都變成了包袱,投資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資源很多,但是市值很低,大部分是虧損的。結果美國出來一個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幾年,除了中國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潤被一家公司拿走了。


為什么?就是因為在別人玩兒了四五十年的航空業(yè)之后,通過他的管理,把航空的運營成本大幅度下降,給以票價很高的競爭力。


全世界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以來的第一個商業(yè)模式,其實就是京東集團做的商業(yè)模式——零售。貝殼的交換,物品和物品的交換,就是社會交換的過程,也就是零售的過程。


大家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國有一家Costo,今天,我看到我們中國有家媒體報道這家公司為什么成功了,標題寫的是Costo把毛利率壓到了10%。這點跟我們過去資本市場很多投資人的理念是相悖的。


從第一輪融資到上市,我有幾個原則,首先一點,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當然很多人不明白,他們認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誰的毛利率高就投誰,誰毛利率低就不投誰,看到我們商業(yè)模式毛利率這么低就全跑了。


其實核心不應該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應該看這家公司的成本。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10%還賺錢,而沃爾瑪今天是24%~26%的毛利率,因為Costo把毛利率壓到了極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興業(yè)務與零售無關的業(yè)務全剝離,這家公司的費用率不到10%,因為他有巨額的會員費收益,他公司在全球的凈利潤主要來自會員費。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